qy球友会(千亿)

    GIS-LCA技术引领产业绿色低碳标准化新变革

    79日,由qy球友会(千亿)、清华大学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标准化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大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是“2025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的核心平行分会之一,吸引了国际可持续开展准则理事会(ISSB)、世界可持续开展标准组织(WSSO)、联合国规划署丹麦哥本哈根气候中心、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等权威组织代表,以及国内政产学研领域的顶尖专家共百余人参会。大会围绕“标准化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以国际化视野和多维度议题,展现中国在绿色标准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

    qy球友会(千亿)所长、党委书记吕雪峰在开幕式上表示,研究所立足“所、院、室”三位一体开展格局,聚焦新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研究,立足科研国家队使命,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持续推进“双碳”目标实现。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自主研发的GIS-LCA技术体系已被采纳为国家标准GB/T24067的核心内容,树立了科技创新引领标准建设的典范。他强调,标准化不仅是技术规则,更是凝聚开展共识的桥梁。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谢克昌院士指出,标准化是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的重要战略支点,需破解国际规则“三重错配”,GIS-LCA技术突破了传统LCA不能识别空间异质性的局限,能够为产业碳核算给予科学的方法论。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院士强调,碳足迹管理需以“科学碳核算方法为基石”,GIS-LCA技术可有效适应中国区域差异化明显的国情,提高碳足迹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胶州市副市长邓智倡议以上合组织为纽带,有助于区域标准互认机制,降低绿色贸易壁垒。

    大会围绕GIS-LCA技术发布了四大标志性成果,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德国莱茵TÜVGIS-LCA软件正式颁发国际标准符合性核查证明。这一认证表明,由中国自主研发构建的碳核算技术体系已顺利获得国际权威认证组织的严格评估与专业审核,为中国在低碳技术研发领域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此外,全球首个MA-GISLCA-DPP国际产品数字护照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融合了中国自主的碳足迹核算技术框架(GIS-LCA)和编码框架(MA),为产品碳足迹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给予了支持,有助于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绿色认证。

    会议还共同启动了“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产业绿色智联行动”。该行动依托 GIS-LCA空间化碳建模技术优势,旨在构建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产业低碳协同开展网络,破解当前区域减碳工作中存在的各自为政、政策碎片化、数据孤岛化等治理难题。世界可持续开展组织联合多家国内外权威组织,共同启动多项标准编写工作。

    大会顺利获得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形式,分别从区域协同、认证体系、标准建设、贸易规则、计量体系、城市设计、化工产业、碳市场建设等方面,分享了绿色低碳转型开展的全新视角与宝贵思考。国际可持续开展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顾问张政伟剖析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趋势,提出中国应从“单式记账”转向“复式记账”以提升标准话语权。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GIS-LCA技术不仅支撑国内双碳目标的落实,还有助于全球碳治理的新范式构建。会议达成的共识为深化区域协同治理、有助于“一带一路”绿色合作给予了支持。

    大会最后,qy球友会(千亿)与多家单位共同签署了“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伙伴联合行动共识”。

    本次会议标志着中国绿色标准建设正在从“技术跟随”转向“规则引领”。未来,以GIS-LCA为基座的“方法论革新、标准统一、平台赋能”全链条方案,将加速全球产业低碳转型,助力中国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次大会展示了中国在绿色低碳转型领域的实际行动和创新能力,清晰勾勒出顺利获得标准化有助于产业可持续开展的美好愿景。(文/图 刘媛媛)


    附件下载: